教务教学

体育课开课情况

作者: 时间:2024-12-10 点击数: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 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 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 分:4

学 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精神,根据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课程特色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打破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由学生自主选择专项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安排运动理论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认知能力。在体育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科学精神,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 能够讲述运动专项技战术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学习方法,熟练运用专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 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3. 明晰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技战术的模仿学习、理解、记忆形成动力定型,并在运用实践中熟练运用。

2. 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编写个人锻炼计划,能够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参与和体育鉴赏中体验并分享运动快乐。

思政目标

1. 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利用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挖掘体育思政内涵,运用体育的价值迁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真钻研学会弄通,在技术形成过程中反复练习追求卓越,在体育锻炼中坚持到底坚韧不拔,在体育比赛中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在集体配合中团结协作责任担当,在与他人竞争中正确面对胜负与失败,对个人健康负责中涵养国家情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考勤(10%)、平时成绩(2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考勤

旷课、早退扣5分;请假(因私)扣2分;迟到(因私)扣1分。

3.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由各专项任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安排,评分标准见各专项教学大纲。

4.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Ⅰ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为: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见表4);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专项技术考核内容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评分标准见各专项教学大纲。

5.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5)。

4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5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6.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7.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8.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郑丽霜 肖嘉林 审定人:杨建华

批准人:陈庆伟 执行时间: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