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教学

2023版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总纲

作者: 时间:2024-12-10 点击数: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总纲

(University Sports)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精神,根据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课程特色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打破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由学生自主选择专项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安排运动理论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认知能力。在体育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科学精神,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能够讲述运动专项技战术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学习方法,熟练运用专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3.明晰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技战术的模仿学习、理解、记忆形成动力定型,并在运用实践中熟练运用。

2.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编写个人锻炼计划,能够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参与和体育鉴赏中体验并分享运动快乐。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挖掘体育思政内涵,运用体育的价值迁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真钻研学会弄通,在技术形成过程中反复练习追求卓越,在体育锻炼中坚持到底坚韧不拔,在体育比赛中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在集体配合中团结协作责任担当,在与他人竞争中正确面对胜负与失败,对个人健康负责中涵养国家情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考勤(10%)、平时成绩(2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考勤

旷课、早退扣5分;请假(因私)扣2分;迟到(因私)扣1分。

3.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由各专项任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安排,评分标准见各专项教学大纲。

4.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Ⅰ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为: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见表4);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专项技术考核内容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评分标准见各专项教学大纲。

5.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5)。

4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5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6.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7.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8.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郑丽霜肖嘉林审定人:杨建华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篮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Basketball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篮球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育实践性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基础课(必修)。篮球是以攻守双方互相投球进篮为竞赛内容的对抗性体育项目,它具有集体性、对抗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

2.课程特色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学习有机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植入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培养体育习惯。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与体育锻炼多交叉的课程理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三观,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成为身体素质强悍、理论知识扎实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能够讲述运动专项技战术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学习方法,熟练运用专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3.明晰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技战术的模仿学习、理解、记忆形成动力定型,并在运用实践中熟练运用。

2.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编写个人锻炼计划,能够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参与和体育鉴赏中体验并分享运动快乐。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挖掘体育思政内涵,运用体育的价值迁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真钻研学会弄通,在技术形成过程中反复练习追求卓越,在体育锻炼中坚持到底坚韧不拔,在体育比赛中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在集体配合中团结协作责任担当,在与他人竞争中正确面对胜负与失败,对个人健康负责中涵养国家情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篮球选项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篮球运动技能(移动、传接球技术、运球与突破技术)


12

33.3%

考试


4

11.1%

篮球选项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篮球运动技能(移动、传接球技术、运球与突破技术、投篮)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篮球选项Ⅲ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篮球运动技能(移动、传接球技术、运球与突破技术、投篮、个人攻防技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篮球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篮球运动技能(投篮、个人攻防技术、进攻战术基础配合、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全队战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篮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篮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及流程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篮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篮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参与比赛,主持比赛和做好裁判。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篮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篮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篮球比赛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裁判。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原地投篮(罚球线)(40分)

测试方法:在罚球线上原地投篮,连投10次。每人两次机会,计进球数最多的一次。

要求:必须使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或者原地双手投篮进行,否则即为零分。

6大学体育考试项目评分表

分值

项目成绩

40

36

32

28

24

20

16

12

原地

投篮

8

7

6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

大学体育

个人往返运球行进间投篮(40分)

测试方法:男生考生持球于一侧端线外准备,听到老师开始口令后,快速运球至另一侧球篮,以行进间投篮进行第一次进攻,球投中后,迅速抢篮板球运球进攻至起点处球篮,以行进间投篮进行第二次进攻,投中停表。女生考生持球于一侧端线外准备,听到老师开始口令后,自端线外运球至中线(一只脚触到中线)后,不停球,直接运球折返至起点处球篮,以行进间投篮完成一次进攻,投中停表;

要求(男女相同):必须采用行进间投篮,投篮不中允许补篮,投中为一次进攻结束,全部进攻结束停止计时;整个过程不准出现任何违例,出现即为零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7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成绩

40

36

32

28

24

20

16

12

8

4

个人往返运球行进间投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大学体育

两人短传快攻(40分)

测试方法:男生两考生相距3-4米,其中一人持球,于一侧端线外准备,听到老师开始口令后,快速短传进攻至另一侧球篮,以行进间投篮进行第一次进攻(球不中两人均允许补篮),投中后迅速抢篮板球,快速短传进攻至起点处球篮,以行进间投篮完成第二次进攻(球不中两人均允许补篮),投中停表。女生两考生相距3-4米,其中一人持球,于一侧端线外准备,听到老师开始口令后,快速短传进攻至中线(其中一人的一只脚触到中线)后,直接短传折返至起点处球篮,其中一人以行进间投篮完成一次进攻,投中停表。

要求:全过程不准运球,每次进攻的传球次数不能少于6次,多者不限,两名考生必须各以行进间投篮进行一次进攻。全过程不准出现任何违例、运球或传球次数不够等情况,出现即为零分。

标准:完成全过程12秒满分(40分),每增加0.1秒扣0.4分;

补充说明:男女考生均允许找水平高的考生作为辅助考生与自己搭档参加考试,原考生必须以行进间投篮进行一次进攻,该考试不记辅助考生成绩。(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8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成绩

40

36

32

28

24

20

16

12

8

4

两人短传快攻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9)。

9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孙波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排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Optional Volleyball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排球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育实践性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基础课(必修)。把排球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健身运动知识结合到教学中。

2.课程特色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学习有机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植入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培养体育习惯。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与体育锻炼多交叉的课程理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三观,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注重道德培养,细微之处融入品格锤炼内容,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身体素质强悍、理论知识扎实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排球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对排球课程中理论层面的问题有解决能力;

2.了解排球起源和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外普及排球运动,对内提升自身技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2.熟练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使之成为自身的运动爱好和运动特长,能运用到自身的锻炼实践中,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思政目标

1.通过排球课程中融入的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大学生;

2.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坚毅、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排球选项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排球选项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排球运动技能(垫球,发球,传球)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排球选项Ⅲ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排球运动技能(垫球,发球,传球)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排球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排球运动技能(接发球,拦网,扣球,实战)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排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排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及流程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排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排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参与比赛,主持比赛和做好裁判。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排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排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排球比赛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裁判。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20-16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15-11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0-6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5-1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1.自垫球(15分)

(1)测试方法:在排球场内,连续自垫球。垫球高度不少于1米,高度不够不计次数。每人两次次机会。

(2)评分标准:10个起评,每递增一球加1分。

2.自传球(15分)

(1)测试方法:在排球场内,连续自传球。垫球高度不少于1米,高度不够不计次数。每人两次次机会。

(2)评分标准:10个起评,每递增一球加1分。

3.发球(10分)

(1)测试方法:考试者站在发球区发球,每人10个球,按成功个数评分。每人两次机会,按成功个数多的计算成绩。男生必须上手发球,女生允许下手发球。

(2)评分标准:成功一个1分,按成功个数评分。、


大学体育

1.两人对垫、对传球(30分)

(1)测试方法:在排球场内,两人想距4到6米连续进行对垫和对传球,垫、传球时距离小于4米不计个数。每组三次机会,计得分最多的一次。

(2)评分标准:10个起评,每递增一个球加1分。计得分最多的一次。

2.发球(10分)

(1)测试方法:考试者站在发球区采用正面上手发球,每人发10个球;每人两次机会,计得分最多的一次。

(2)评分标准:每成功一个记1分,按成功个数评分。


大学体育

1.接发球(20分)

(1)测试方法:考生在规定区域内准备,接考评员从对方场区发的各种来球(以抛球为主),左半场区接5次,右半场区接5次,共接10次来球。如图下图所示。每次根据垫球进入区域的不同获得相应的分数,累计10次接发球得分为最终成绩。每人两次机会,计得分最多的一次。

说明: D:\软件\微信\WeChat\微信接收文件\WeChat Files\wxid_q46awcofh7pj22\FileStorage\File\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814230174\QQ\WinTemp\RichOle\L20ZF1OTBEQ(L3K%25252525252525252525257bS@E5N~P.png

(2)评分标准:

如图4-5所示,距右侧边线1.5米处,由中线和三米线形成一个3×3米的正方形区域,在距离三米线1米处,画一条平行于三米线的直线,将正方形区域分成A、B两部分。靠球网部分为A区(2×3米),靠三米线部分为B区(1×3米)。

①垫球高于球网1米以上,进入A区,得3分;

②垫球高于球网1米以上,进入B区,得1分;

③垫球进入其它区域,垫球高度不够1米以上或垫球失误均不得分;

④满分20分。

2.实战能力(20

(1)测评方法:按小组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下图战能力评分细则,独立对考生的技术动作规范、协调程度,运用效果,战术意识以及个人实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采用20分制评分。

6实战能力评分标准

等级(分值范围)

评价标准

20-15

技术动作规范协调,运用效果良好,战术意识及个人战术能力很强

15-10

技术动作规范协调,运用效果良好,战术意识及个人战术能力较强

10-5

技术动作规范程度、协调性及运用效果一般,战术意识及个人战术能力一般

5分以下

技术动作规范程度、协调性及运用效果较差,战术意识及个人战术能力较差

5.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大学体育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5)。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6.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7.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8.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杨志杰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足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Football Option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集体对抗性项目,是当今体坛最职业化、普及率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体育项目,是“世界第一运动”,并具有很强的锻炼和欣赏价值,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普通高校重要的体育课程内容之一。足球运动具有场地大、参与人数多、对抗激烈、运动量大等特点,经常参加能提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人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足球运动注重战术配合的特点,对培养青年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课程特色

本课程主要教授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足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足球选项课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足球运动及足球课程介绍、足球技术理论知识、足球运动安全常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实践部分为足球专项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学习。通过足球选项课的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足球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系统学习,使其能较全面掌握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规则及裁判法。

2.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了解发展足球体能的知识方法,能科学正确的对自身体质进行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基础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能力目标

1.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

2.通过学习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体育锻炼计划,进行科学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具有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团结协作的良好团队意识和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风尚,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集体配合中培养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责任担当,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品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足球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足球专项技术


26

72.2%

体能训练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足球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足球专项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足球专项技术


26

72.2%

体能训练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足球专项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足球专项技术


26

72.2%

体能训练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足球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足球专项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足球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足球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足球专项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足球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足球专项理论知识、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足球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3.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足球专项技术考核(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脚内侧踢准(40分)

考试方法:球放到罚球点,从球门两侧立柱向内延伸1.5米为两个小球门,每个方向踢四脚球,以进球数量评分,进一球得5分。要求必须用脚内侧踢地面球,部位不正确一次扣1分,球离开地面一次扣1分,击球力量小和球速慢一次扣1分。(球击到立柱弹进有效,弹出无效)

6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分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5

次数

8

7

6

5

4

3

2

1


大学体育

技术考试:脚背内侧踢远(40分)

考试方法:测试者在足球场内,运用脚背内侧的脚法将球踢出,踢出距离为以空中球第一落地点到踢球点起点线的垂直距离,每人有三次机会,成绩取最远距离。(注:1.脚尖踢出成绩无效;2.踢地滚球成绩无效。)

7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男生

成绩(米)

20

19

18

17

16

分值

40

36

32

28

24

成绩(米)

15

14

13

12

11

分值

20

16

12

8

4

女生

成绩(米)

16

15

14

13

12

分值

40

36

32

28

24

成绩(米)

11

10

9

8

7

分值

20

16

12

8

4


大学体育

技术考试:运球绕杆射门(40分)

考试方法:如下图,从起点开始,第一个标志桶距离起点4米,然后每2米摆放一个标志桶,共8个标志桶,20米距离。学生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开始计时,S形绕过每一个标志桶,然后射门,当球整体越过球门线时停表,以时间为评分标准。每人2次,取最好成绩。

8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分数

40

35

30

25

20

15

10

5

时间(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时间(女)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9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球类运动—足球》【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7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肖嘉林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乒乓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Table Tennis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乒乓球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育实践性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基础课(必修)。把乒乓球球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健身运动知识结合到教学中。

2.课程特色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将课堂教学和实践学习有机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植入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培养体育习惯。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与体育锻炼多交叉的课程理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三观,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注重道德培养,细微之处融入品格锤炼内容,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身体素质强悍、理论知识扎实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乒乓球球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对乒乓球课程中理论层面的问题有解决能力;

2.了解乒乓球起源和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外普及乒乓球运动,对内提升自身技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2.熟练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使之成为自身的运动爱好和运动特长,能运用到自身的锻炼实践中,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思政目标

1.通过乒乓球课程中融入的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大学生;

2.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坚毅、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乒乓球选项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乒乓球选项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乒乓球运动技能(发球,推挡球,正手攻球)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乒乓球选项Ⅲ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乒乓球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乒乓球运动技能(发球,搓球,上旋球的正反手结合技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乒乓球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乒乓球球运动技能(接发球,发球,搓球,弧圈球)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乒乓球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乒乓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及流程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乒乓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乒乓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参与比赛,主持比赛和做好裁判。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乒乓球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乒乓球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乒乓球比赛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裁判。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Ⅱ

考试内容:反手推挡球、正手攻球

评分标准:

(1)反手推挡30次(20分)

6反手推挡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18分-20分

动作规范、落点精准、无失误

16分-17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2次

14分15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3次

12分-13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5次

11分及以下

动作不规范、落点不精准、失误超过7次

(2)正手攻球20次(20分)

7正手攻球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18分-20分

动作规范、落点精准、步法灵活、移动快、无失误

16分-17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灵活、移动快、失误2次

14分15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灵活、身体不协调、失误3次

12分-13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不灵活、失误5次

11分及以下

动作不规范、落点不精准、步法不灵活、身体不协调、失误超过7次

大学体育Ⅲ

考试内容:反手推挡球、两点正手攻球

评分标准:

(1)反手推挡30次(20分)

8反手推挡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18分-20分

动作规范、落点精准、无失误

16分-17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2次

14分15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3次

12分-13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失误5次

11分及以下

动作不规范、落点不精准、失误超过7次

(2)正手攻球20次(20分)

9正手攻球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18分-20分

动作规范、落点精准、步法灵活、移动快、无失误

16分-17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灵活、移动快、失误2次

14分15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灵活、身体不协调、失误3次

12分-13分

动作较规范、落点较精准、步法不灵活、失误5次

11分及以下

动作不规范、落点不精准、步法不灵活、身体不协调、失误超过7次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搓球、发下旋球到指定落点

评分标准:40分

(1)搓球10次:20分

10搓球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20分

动作舒展、落点精准、搓球有力、无失误

16分-19分

动作较舒展、落点较精准、搓球较有力、失误1次

10分-15分

动作较舒展、落点较精准、搓球较有力、失误2次

5分-9分

动作较舒展、落点较精准、搓球较有力、失误3次

5分以下

动作较舒展、落点较精准、搓球有力、失误超过3次

(2)发下旋球到指定落点5次:20分

11发下旋球到指定落点评分标准

分值

技术要求

20分

动作标准、落点精准、旋转强烈、无失误

16分-19分

动作较标准、落点较精准、旋转强烈、失误1次

10分-15分

动作较标准、落点较精准、旋转较强烈、失误2次

5分-9分

动作较标准、落点较精准、有一定旋转、失误3次

5分以下

动作较标准、落点较精准、有一定旋转、失误超过3次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12)。

12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张文剑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羽毛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Badminton Courses)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羽毛球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一、二年级羽毛球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羽毛球运动是集智能、技能、战术、心理、体能为一体的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体能学习和培养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使之很好地运用所学技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

2.课程特色

羽毛球运动是全身运动项目、可调节运动量、不受场地的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羽毛球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使运动者消耗多余热量,而且还可使运动者获得极大的乐趣。运动者不需要有完美的体形。羽毛球运动是隔网对垒,集技术和智力于一身,可以避免身体碰撞时造成的不必要伤害,并且可快可慢,可张可弛,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各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最重要的是使运动者不再面对冰冷的健身器械,整个健身过程充满了乐趣。在羽毛球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羽毛球比赛,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控制力、耐力、竞争力,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性格。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羽毛球专项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标准。

2.掌握有效提高相关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了解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科学正确的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基础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羽毛球教学,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动作和技术,能够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习惯。

2.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使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羽毛球运动专项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羽毛球专项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羽毛球运动专项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三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技术考试: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20分)

测试方法:考生分别站在左、右发球区内采用正手握拍,分别发10个后场高远球,球落在有效区内方能得分,1个球2分(评分标准见下表)。

6大学体育体育考试评分表

分数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个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2)对击球技术(20分)

测试方法:两人隔网站位,1人先发球另外一人接球,采用上手连续对击球,计算来回次数(1个来回算一次),一个来回次数1分。


大学体育

技术考试:正反手发球技术(40分)

测试方法:1)考核内容:发球--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反手发前场球各10个球。

2)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1.发球--正手发高远球:







10

8

7





9

10

10

8

7


or


9

10




10



发高远球球落点得分示意图

2.发球--反手发网前球:









7

8

10




9

10



7

8

10

or


9

10




10



发网前球落点得分示意图


大学体育

技术考试:单打比赛(30分)双打比赛(10分)

1.测试方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规则要求,采用三局两胜制,随机抽签2人一组进行单打比赛。

评分标准:单打比赛三局两胜,根据比赛结果结合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综合打分。主要从步法、战术和技能综合评判。共打四场比赛,每赢一场加10分,输一场加6分。

2.测试方法:在平时的教学比赛中,根据羽毛球比赛的规则要求,采用三局两胜制,随机抽签方式4人一组进行双打比赛。

评分标准:依据学生在各轮比赛的成绩、运用技术、战术能力、裁判实习情况,给予综合评分,满分10分。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具体标准见下表。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王莉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网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Tennis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和技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网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比赛形式和战术策略;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步法移动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道德。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课程特色

本课程还具有以下特色:首先,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教授网球技能,还关注其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道德的提升;其次,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基本技巧训练、战术策略讲解、比赛规则介绍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再次,我们定期举办校内比赛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其实战能力;最后,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学生将了解网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比赛形式,包括计分方式、发球规则、换边规定等。

2.学生将掌握网球运动的战术策略,如底线攻击、网前截击、双打配合等。

能力目标

1.学生将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步法移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2.学生将在比赛中学会调整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思政目标

1.学生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队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学生将认识到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原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网球选项Ⅰ

教学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网球选项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网球运动技能(握拍,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网球步伐)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网球选项Ⅲ

网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发球接发球方法、正反拍网前截击方法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网球球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底线击球初级战术、发球、接发球、截击技术、正反拍削球、高压球、挑高球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网球训练的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形体训练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网球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讲授网球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网球训练的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网球训练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三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网球专项技术(20分)

考试方法:考试的同学站在底线以后,由另一名同学在发球线为其抛球,击球人正、反手击球,击出的球第一落点落在对面场地有效区域得2分,否则不得分,每人正手5次,反手5次,满分20分。

技术评定2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6底线击球技术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15-20

动作规范、连贯、舒展、协调,击球准确,发力合理,击球效果良好

10-15

动作较规范、连贯、舒展,击球较准确,发力基本合理,击球效果较好

5-10

动作不太规范、连贯、舒展,击球不太准确,发力不太合理,击球效果较差

0-5

动作不规范,击球不准确,不能完成击球动作。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网球专项技术(20分)

考试方法:考试的同学站在底线以后,由另一名同学在发球线为其抛球,击球人正、反手击球,击出的球第一落点落在对面场地有效区域得2分,否则不得分,每人正手5次,反手5次,满分20分。

技术评定2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7底线击球技术评定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15-20

动作规范、连贯、舒展、协调,击球准确,发力合理,击球效果良好

10-15

动作较规范、连贯、舒展,击球较准确,发力基本合理,击球效果较好

5-10

动作不太规范、连贯、舒展,击球不太准确,发力不太合理,击球效果较差

0-5

动作不规范,击球不准确,不能完成击球动作。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及要求:

网球专项技术(20分)

考试方法:距墙3-5米,对墙连续击球,14次为及格12分,每增加2次增加1分,30次得满分20分。

要求:球反弹墙回来落地1次或不落地击球,算有效击球;否则按考试失败一次。每人2次机会,按最好成绩记分。

技术评定(2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8对墙连续击球评分表

分值

评分标准

15-20

动作规范、连贯、舒展、协调,击球准确,发力合理,击球连续性好

10-15

动作较规范、连贯、舒展,击球较准确,发力基本合理,击球连续性较好

5-10

动作不太规范、连贯、舒展,击球不太准确,发力不太合理,击球连续性较差

0-5

动作不规范,击球不准确,不能完成击球动作。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9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姜波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Martial Art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武术选项课是根据我院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一二年级喜欢武术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运动形式,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不断演变,已发展成为融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

2.课程特色

武术选项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传统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根据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身心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武术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与健身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武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法特征。

2.熟练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法和技能;

3.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传统体育文化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武术技战术的学习、理解、记忆形成动力定型,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提高实战能力。

2.能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编写锻炼计划,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预防运动损伤,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思政目标

1.提高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改善心理状态,自觉调节情绪、养成积极乐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3.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运动参与和体育鉴赏中体验并分享运动快乐。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武术选项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武术基本功、入门套路)


12

33.3%

考试


4

11.1%

武术选项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长拳或少林拳初级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武术选项Ⅲ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武术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长拳初级套路、武术器械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武术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专项运动技能(武术器械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武术运动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武术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武术比赛的规则及流程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武术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武术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参与比赛,主持比赛和做好裁判。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武术运动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武术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武术比赛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裁判。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4.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传统武术套路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40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长拳(少林拳)初级套路

6长拳(少林拳)初级套路评分标准(40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拳、械初级套路

7拳、械初级套路评分标准(40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准确体现拳械技法特征,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体现拳械技法特征,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拳械技法特征体现不充分,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不能体现拳械技法特征,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考试内容:拳、械初级套路

8拳、械初级套路评分标准(40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准确体现拳械技法特征,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体现拳械技法特征,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拳械技法特征体现不充分,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不能体现拳械技法特征,错误动作超过5处。


9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6.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7.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8.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3)《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刘洪波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散打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Free Combat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散打,是中国武术项目的范畴,根据安阳工学院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二年级喜欢散打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它既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防身自卫;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够培养学生刚直、勇敢、向上的品德。集踢、打、摔等技术组合进行对抗,是一项互以对方搏斗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力,同时把中国传统礼仪道德与武德结合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课程特色

散打课程是一项文明、有智慧的对抗运动,在一定的规则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以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搏击指导思想,见招拆招、技术全面,对抗性强。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技术,在实战中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心理反应。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2、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对散打的起源、国内外开展现状的了解、比赛规则的了解,提高对该项目的学习兴趣,达到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

2、通过对武术散打的拳法、腿法、摔法的学习,逐步养成对生对该项目的自觉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思政目标

1、通过对散打技术和实战的学习和训练,能够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品格

2、通过散打课程中融入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植入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讲授

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大学体育Ⅲ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2

散打基本技术


30

83.4%

28

考试


4

11%

4

大学体育Ⅳ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2

散打基本技术


30

83.4%

28

考试


4

11%

4

合计


4

68


72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散打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增强运动参与动机、讲解散打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散打比赛的规则及流程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三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Ⅲ

(1)单个拳法、腿法、拳腿组合空击;(2)单个技术动作打靶


5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动作熟练、方法正确、姿势优美、快速有力,攻防意识很明显

30-34分

动作熟练、方法正确、快速有力。进攻与防守意识较好

24-28分

动作较熟练、动作方法基本正确、速度力量一般,进攻与防守意识一般

24分以下

力量小、速度慢、动作方法不正确、没有攻防意识

大学体育

(1)拳腿组合动作打靶;(2)实战

6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正确规范的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强

30-34分

较规范的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较强

24-28分

基本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有攻防意识

24分以下

不能完成规定的拳法、腿法、摔法。动作规格较差、没有攻防意识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7)。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中国武术教程(下册)》.中国武术教程编委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国武术协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陈楠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搏击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Free Sparring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搏击是一项综合技击格斗术,有徒手格斗和器械格斗两种形式,是一种以实战求胜为目的的自由式全接触攻防搏击术,他是不断发展的技击格斗术,是现代东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艺的最佳结合体,在当今世界武坛上独树一帜,是一项具有健体防身,磨练意志,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及作用的体育运动项目。

2.课程特色

搏击的技术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没有门派的限制,训练方法丰富多样,目标明确,具有实用拿来主义特点。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搏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搏击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对搏击课程中理论层面的问题有解决能力;

2.了解搏击起源和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外普及搏击运动,对内提升自身技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掌握搏击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教学与训练方法;

2.熟练掌握搏击运动的基本技能,使之成为自身的运动爱好和运动特长,能运用到自身的锻炼实践中,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思政目标

1.通过搏击课程中融入的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新时代大学生;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

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搏击选项Ⅲ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4


11.1%

36

拳腿基本技术


28

77.8%

考核


4

11.1%

搏击选项Ⅳ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4


11.1%

36

拳腿组合技术,摔法技术,肘膝技术


28

77.8%

考核


4

11.1%

合计


8

64


72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搏击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搏击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参与比赛,主持比赛和做好裁判工作

4

2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搏击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搏击技术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搏击比赛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裁判工作

4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20-16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15-11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0-6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5-1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5搏击技术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100-90

动作技术规范,力点准确,力量充沛

89-80

动作技术规范,力点准确,力量稍显不足

79-70

动作技术规范,力点准确

69-60

动作技术基本规范,力点基本准确

60以下

动作技术不规范,力点不准确


4.身体素质考核

6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自由搏击》,尚晓峰;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年2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自由搏击》,尚晓峰;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年2月

(3《中国散手》,《中国武术散手》编写组;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6月

(4)《散打摔跤》,袁镇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5)《无限制泰拳》,朱建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6)《李小龙技击法》,李小龙;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赵伟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跆拳道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Taekwondo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跆拳道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武技,腿法使用时多以后腿进攻,因此跆拳道的步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学习跆拳道不仅能强身健体,保护自我,还能磨练个人意志。

2.课程特色

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因此,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传授学习跆拳道的意义。

2.传授跆拳道基本技术、战术和道义精神。

3.组织教学比赛

4.培养学生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见义勇为的品德以及正直、刚毅、迅速、有力

5.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能力目标

1.跆拳道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跆拳道的搏击性较强,能够培养人坚韧向上的作风。跆拳道练习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可使学生在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2.跆拳道选修课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跆拳道基本技术。跆拳道的技术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腿法,其次才是手法。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挖掘体育思政内涵,运用体育的价值迁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真钻研学会弄通,在技术形成过程中反复练习追求卓越,在体育锻炼中坚持到底坚韧不拔,在体育比赛中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在与他人竞争中正确面对胜负与失败,对个人健康负责中涵养国家情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跆拳道理论知识和基本腿法

2


5.6%

36

跆拳道太极一章


18

50%

跆拳道健身操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跆拳道腿法及运用

2


5.6%

36

跆拳道专项技术


26

72.2%

360度腿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4

68


72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跆拳道基础腿法(40分)

6跆拳道技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跆拳道的四种常用腿法,动作舒展,身体协调配合。

28-35分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基本动作,动作舒展,劲力。

24-27分

能独立完成基本腿法,达到基础标准。

0-23分

动作不规范,腿法路线不清晰,不能连贯完成。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梁晨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形体训练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Body Training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形体训练本质上属于一类综合性的人体训练,形体训练主要通过徒手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进行基本站立姿势练习、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组合练习以及把杆练习等。组织这些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体能够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卧、跑姿势,从而更好地展现运动行为美。当前形体训练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健身项目,在专业的形体训练中会结合一些舞种进行综合训练,用以塑造优美体态、强健体魄、培养高雅气质和匀称体型。除此之外,由于形体训练对人体的神经功能、心血管功能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再加上形体训练会涉及力量收放、身体协调性以及柔韧度训练等内容,因此,形体训练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将价值引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在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建设上,融入立德、强身等多个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品质人才。

2.课程特色

形体训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包括:芭蕾基训、中国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等,通过训练来塑造优美的体态,从而提升自身气质。形体训练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芭蕾舞蹈特点,艺术性比较强,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欢迎。除了说话的语言外,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准确表达出内心情感。例如:人们在高兴时会手舞足蹈,而且表达的情感会更加强烈。形体训练课程是一门塑造人体美的科学,组织和开展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美化体型和端正姿态。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在实际组织和开展形体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形体训练。传统的语言、运动技术、有氧运动、团体活动等形式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讲授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掌握有效提高形体训练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3.使学生明晰形体姿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1.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通过学习形体训练组合,重点提高学生的肢体柔韧性、灵敏性以及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能力。

2.通过形体训练纠正学生的不良姿态,使学生的身体更为匀称健美,体态更为优美,举止更优雅。

3.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编写个人锻炼计划,能够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加深对形体美的理解,保持挺拔的姿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自身体质。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提升形体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挑战自我、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3.通过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熏陶,挖掘出潜藏的价值。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钻研,技术的形成过程中反复磨练,追求卓越品质;在体育锻炼中形成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体育比赛中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展现出体育精神的力量。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形体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2


5.6%

36

专项形体训练技能组合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形体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2


5.6%

36

形体训练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形体训练的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2


5.6%

36

形体训练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形体训练的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形体训练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形体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讲授形体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形体训练的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形体训练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三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1)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须达到24分,同时应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2)学生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次/学期)或缺课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次/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Ⅰ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为: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见表5)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专项技术考核内容:形体训练与舞蹈。

6形体训练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形体训练组合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体态保持始终,神态自然抒情,动作节奏与音乐完全合拍,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形体训练组合全套动作,动作舒展流畅,体态保持较好,表情基本自然,动作节奏与音乐配合协调,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形体训练组合全套动作,组合动作基本熟练、舒展、与音乐基本合拍,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形体训练组合动作不连贯、动作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组合动作。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7)。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高瑾玮靳小侃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健身瑜伽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Health Yogacourse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健身瑜伽,是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根据传统瑜伽项目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所建立的中国化、本土化、去宗教化的健身体系。健身瑜伽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普通高校重要的体育课程内容之一。经常参加能提高力量、平衡、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增强人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

2.课程特色

本课程主要教授健身瑜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健身瑜伽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健身瑜伽选项课在大一年级开设,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健身瑜伽课程介绍、健身瑜伽技术理论知识、运动安全常识、规则及裁判法。实践部分为健身瑜伽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学习。通过健身瑜伽课的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健身瑜伽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瑜伽运动的基本知识,项目特点,掌握正确的瑜伽练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较强的运动能力,独立、自觉地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

1.通过瑜伽的锻炼可以使神经系统达到平衡进而使身体各系统得到调理,在肌肉伸展、心灵放松和呼吸调节中减缓心理压力。并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帮助形成正确优美的身姿体态,良好的风度素养,陶冶美好情操。通过瑜伽运动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人的个性、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

2.学习健身瑜伽180式体位标准,初步掌握、了解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瑜伽竞赛套路与裁判法。

3.结合健身瑜伽裁判法与竞赛规则,学习瑜伽套路创编原则与方法。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健身瑜伽运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团结协作的良好团队意识和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风尚,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集体配合中培养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责任担当,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品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健身瑜伽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健身瑜伽展演套路


18

50%

专项瑜伽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健身瑜伽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健身瑜伽专项技术


26

72.2%

体能训练


4

11.1%

考试


4

11.1%

健身瑜伽专项技术


26

72.2%

体能训练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4

68


72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健身瑜伽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健身瑜伽文化精髓

2

2

健身瑜伽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健身瑜伽技术相关知识

2

3

健身瑜伽损伤预防与康复,健身瑜伽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健身瑜伽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健身瑜伽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

瑜伽专项技术,瑜伽自编套路展示(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展示方法:由本班2-6名同学自由组合,在3-4分钟内完成一个自编套路展示。

要求:配合服装、音乐进行展示,套路编排要合理。

6大学体育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套路编排合理,体式完成熟练、稳定、姿态优美,能够根据套路创编原则配合恰当的音乐、服装、妆扮等。

30-34分

套路编排合理,体式完成较为熟练、稳定、姿态优美,能够根据套路创编原则较为配合恰当的音乐、服装、妆扮等。

24-28分

套路编排较为合理,能够完成体式套路,能够根据套路创编原则较为配合恰当的音乐、服装、妆扮等。

24分以下

套路编排不合理,能够完成部分体式套路,体式完成熟练、稳定、姿态程度有限、无恰当的音乐、服装、妆扮等配合。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王静等.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大学体育与健康》.张相安等.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

3.《瑜伽-气功与冥想》.柏忠言.张蕙兰.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8.

4.《清心瑜伽》.林敏.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

5.《调理瑜伽》.科雯.半岛音像出版社,2005.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苏晨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健身操舞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Aerobics Dance Courses)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大学体育Ⅲ(2314111003)大学体育Ⅳ(2314111004)

学分:4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健身操舞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一、二年级喜欢健身操舞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健身操舞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本课程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使运动者通过徒手或运用器械来完成由各种操化、舞蹈、技巧、难度以及过渡连接、托举等时尚健身操舞动作组合而成的成套动作,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课程特色

健身操舞以其特有的形式与内容,作用于人体的肌肉、神经和反射训练系统,特别是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音乐曲式与节奏,能使人在运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它具有增进健康、塑造体型、陶冶情操等的一体性,动作协调多变性及简单易学性,鲜明的节奏感,运动强度的可塑性,内容的丰富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广泛的群众性等项目特点。在健身操舞技能与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健身操舞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健身操舞专项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标准。

2.掌握有效提高相关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了解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科学正确的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基础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健身操舞教学,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动作和技术,能够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动作方法进行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习惯。

2.通过参与健身操舞运动使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通过对形体美、动作美、服饰美、音乐美的不断追求,改善体态、塑造形态,满足对美的心理追求,挖掘对美的创造潜能,满足人们心灵自由的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3.利用健身操舞运动培养学生直面挑战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集体配合中培养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责任担当,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品质。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课程目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健身操舞专项技术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Ⅲ

课程目标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健身操舞专项技术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Ⅳ

课程目标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36

健身操舞专项技术套路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8

136


144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

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大学体育、大学体育

健身操舞专项技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6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40-35分

动作套路完成准确、与音乐配合和谐,队形变换合理,动作有力度

34-29分

动作套路完成基本准确、与音乐配合和谐,队形变换基本合理,动作有力度

28-23分

能独立完成动作,动作套路完成基本准确、与音乐配合基本和谐

22分以下

不能独立完成动作,动作套路不够准确、无法与音乐配合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大学体育Ⅲ、大学体育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师文月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 执行时间:2023年9月

《交谊舞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Social Dancing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交谊舞选项课是根据安阳工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为一年级喜欢交谊舞运动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交谊舞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

3.课程特色

交谊舞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健身性、表演性等特点,它不仅让学生接受音乐、舞蹈的陶冶,给以形体、素质、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在仪表、风度、气质等内在素质方面也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它集艺术、娱乐、健身为一体,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美体态、增进健康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健身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了解交谊舞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学习方法。

2.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交谊舞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部分舞种的基本动作和花样组合,增强社交能力。

2.自觉通过交谊舞活动调节心理活动,陶冶情操。

3.增强体质,培养良好体态,科学锻炼,享受运动快乐。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通过交谊舞的学习,使学生知礼仪,懂传统,自信自立。在不断的练习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在比赛中直面挑战积极进取,在舞伴配合中团结协作责任担当,在与他人竞争中正确面对胜负与失败,对个人健康负责中涵养国家情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百分比

学时合计

大学体育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2


5.6%

36

传统武术套路


18

50%

交谊舞专项运动技能


12

33.3%

考试


4

11.1%

大学体育Ⅱ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交谊舞专项理论知识

2


5.6%

36

交谊舞专项运动技能


26

72.2%

体能发展


4

11.1%

考试


4

11.1%

合计


4

68


72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3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讲授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知识、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4

运动营养与科学锻炼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考勤(10%)、平时成绩(2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四部分组成。

2.考勤

旷课、早退扣5分;请假(因私)扣2分;迟到(因私)扣1分。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见表4)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20-16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15-11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0-6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5-1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4.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传统武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表5)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大学体育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交谊舞技术套路(40分)(评分标准见表6)

6交谊舞技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动作熟练、规范、舒展,音乐配合和谐,舞伴配合默契协调,富有表现力

28-35

动作比较熟练、规范,音乐配合比较和谐,舞伴配合协调,表现力较强

24-27

动作套路完成基本准确,与音乐配合基本和谐,舞伴配合较协调

0-23

不能完成整套动作,无法与音乐配合,舞伴配合不协调

5.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7)。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6.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7.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8.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大学体育》(慕课版)【M】.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8月.

(2)《现代大学体育》【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3)杨艺,交谊舞花样教程

(4)伏宇军,北京新平四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邢立香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轮滑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Roller Skating Course)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Ⅰ(2314111001)大学体育Ⅱ(2314111002)

学分:2

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68)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部门:体育教学部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轮滑选项课程授课对象是我校一年级学生,属于公共基础课(必修),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轮滑运动的热爱,使轮滑运动成为学生日常锻炼身体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达到二十一世纪健康体育的教学目的。

2.课程特色

通过对本课程理论学习使学生对世界轮滑运动和我国轮滑运动发展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轮滑技、战术的学习以及对轮滑竞赛规则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正确了解轮滑运动的发展规律。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2、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对轮滑项目的起源、国内外开展现状的了解、比赛规则的了解,提高对该项目的学习兴趣,达到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

2、通过对轮滑的学习,逐步养成对生对该项目的自觉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思政目标

1、通过对轮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能够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品格

2、通过轮滑课程中融入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植入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讲授

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课程百分比

小计

大学体育Ⅲ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2

轮滑基本技术


30

83.4%

30

考试


4

11%

4

大学体育Ⅳ课程目标

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规则及裁判法

2


5.6%

2

轮滑基本技术


30

83.4%

30

考试


4

11%

4

合计


4

68


72


2.理论教学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传统武术基本知识与文化赏析

线上

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视频体验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精髓

2

2

轮滑训练的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

线上

帮助学生树立形体训练认知及运动参与动机、讲解专项技术相关知识

2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组成

体育课的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30%)、技术考核(40%)、身体素质考核(30%)等三部分组成。

2.平时成绩

(1)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须达到24分,同时应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2)学生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次/学期)或缺课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次/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4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3.技术考核

大学体育Ⅰ专项技术考核内容为: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见表5)

5传统武术套路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

能准确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大方,神态自然,用力顺达、发力完整、刚柔得当,无错误动作。

28-35

能较熟练连贯地完成全套动作,动作舒展,劲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无明显的错误动作。

24-27

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动作基本熟练、舒展,错误动作不超过3处。

0-23

动作不熟练、不舒展、不规范、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套路,错误动作超过5处。

6轮滑选项课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技评标准

分值

36-40分

动作协调优美、直线滑行顺畅、转弯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里程

(男:300米;女:150米)

36-40分

31-35分

动作协调、直线滑行较顺畅、转弯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里程

(男:250米;女:130米)

31-35分

26-30分

动作协调、直线、转弯滑行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里程

(男:200米;女:100米)

26-30分

21-25分

动作较协调、直线、转弯滑行技术一般、一分钟完成规定里程

(男:150米;女:80米)

21-25分

20分以下

动作不协调、直线滑行不稳、转弯技术不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里程

(男:100米;女:60米)

20分以下

4.身体素质考核内容

大学体育Ⅰ、大学体育Ⅱ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评分标准见表7)。

7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跑步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师生要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好跑前准备活动,了解跑步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防范知识。

5.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6.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不含请假)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学期)或缺课(含请假)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

7.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轮滑运动入门》,田麦久;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

(2)《跟专家练轮滑》,韦见凡;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尺度。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20%(以学时计算)。

4.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赵国强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航空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Aviation Sports)

课程编号:航空体育Ⅰ(2313210112)航空体育Ⅱ(2313210113)

航空体育Ⅲ(2313210114)航空体育Ⅳ(2313210115)

学分:4

学时:28/32/32/32(其中:讲授学时:2/2/2/2实验/实践学时:26/30/30/30)

先修课程:体育必修课

后续课程:体育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飞行技术、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科)

开课部门:飞行学院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1.课程简介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航空体育是飞行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飞行人才的重要手段;强健的身体素质是飞行员的职业生命,是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质量,延长飞行寿命的物质基础。这是航空体育在教书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方面具有的特殊价值和作用所决定的。

本大纲是专为飞行技术专业男生制定,我们依据大学生的身体、生理以及所学专业的需要,并以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根据培养的目的和飞行人员锻炼标准,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结合我院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需要来进行制定的。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2.课程特色

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有效的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欣赏能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生体育思想。

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飞行职业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发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教育。同时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纪律的教育,成为身心健康的高质量飞行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本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分解

课程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1.掌握航空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讲述运动专项技战术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学习方法,熟练运用专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正确开展体质健康自我监测与评价,了解营养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航空作业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技战术的模仿学习、理解、记忆形成动力定型,并在运用实践中熟练运用。

2.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营养卫生、运动保健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思政目标

1.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潜心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用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挖掘体育思政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精神,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里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成为身心健康的高质量飞行人才。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时分配


2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讲授

学时

实践

学时

百分比

学时

合计

航空体育Ⅰ

航空体育理论

2



28

飞行耐力素质类:中长跑


6


抗负荷素质类:短跑


2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固滚


6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活滚


4


身体素质类


4


考试


4


航空体育Ⅱ

航空体育理论

2



32

飞行耐力素质类:中长跑


4


抗负荷素质类:单杠


2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旋梯


6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固滚


2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活滚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篮球


4


身体素质类


6


考试


4


航空体育Ⅲ

航空体育理论


2


34

飞行耐力素质类:中长跑


4


抗负荷素质类:短跑


2


抗负荷素质类:垫上滚动技巧


2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旋梯


4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固滚


4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活滚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足球


4


身体素质类


6


考试


4


航空体育Ⅳ

航空体育理论

2



34

飞行耐力素质类:中长跑


4


抗负荷素质类:单杠


2


抗负荷素质类:垫上滚动技巧


2


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固滚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排球


4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羽毛球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乒乓球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网球


2


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武术


4


身体素质类


4


考试


4


合计


8

120


128

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详见表3。

3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

学时

1

航空体育的目的任务;航空体育与飞行职业的关系;民航飞行人员必备的身体素质。

线上

明确体育的概念,明确航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飞行人员必备的身体素质。

2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体育锻炼与健康。

线上

了解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测量与评价;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方法和学会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体育卫生知识的了解和预防和处理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

2

3

奥林匹克运动;营养、保健与健康。

线上

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了解营养、保健与健康的关系。

2

4

介绍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组织与实施和方法。

线上

了解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组织与实施和方法。

2

3.课程主要内容

航空体育

(一)理论部分

[教学内容要点]航空体育的目的任务;航空体育与飞行职业的关系;民航飞行人员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学要求]

明确体育的概念,明确航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飞行人员必备的身体素质。

(二)飞行耐力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中长跑

[教学要求]

①学习正确跑的技术动作;

②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抗负荷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短跑

[教学要求]

1.学习正确的短跑专门练习动作技术;

2.掌握正确跑的技术;

(四)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固滚、活滚

[教学要求]

1.学习固滚起、制动动作技术;掌握左右转动技术。

2.学习挂足前后滚起、制动动作技术;掌握前后翻滚技术。

(五)基础身体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支撑和悬垂的练习方法

[教学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练习。

航空体育

(一)理论部分

[教学内容要点]健康教育与健康;体育锻炼与健康。

[教学要求]

了解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测量与评价;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方法和学会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体育卫生知识的了解和预防和处理运动性伤病的基本常识。

(二)飞行耐力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中长跑

[教学要求]提高正确跑的技术动作;

①学习蛙泳动作技术;②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三)抗负荷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单杠

[教学要求]掌握组合练习动作技术。

(四)平衡机动稳定性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旋梯、固滚、活滚

[教学要求]

1.学习旋梯起、制动动作技术;掌握前后回环技术

2.固滚提高起、制动动作技术;提高加速技术。

3.活滚掌握起、制动动作技术;掌握左右直线滚动各3圈动作技术。

(五)灵敏协调反映迅速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篮球

[教学要求]学习传、接球、运球、投篮等技术;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

(六)身体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支撑和悬垂的练习方法

[教学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练习。

航空体育

(一)理论部分

[教学内容要点]奥林匹克运动;营养、保健与健康。

[教学要求]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了解营养、保健与健康的关系。

(二)飞行耐力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中长跑

[教学要求]提高奔跑的能力。

(三)抗负荷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短跑、滚动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快速奔跑的技术能力;掌握组合练习动作技术。

(四)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旋梯、固滚、活滚

[教学要求]

1.提高旋梯加速技术。

2.提高固滚起、制动动作技术,提高加速技术。

3.掌握活滚起、制动及翻滚动作技术;掌握挂膝直线后滚3圈动作技术。

(五)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足球

[教学要求]

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

了解足球的特点、竟赛方法和主要规则。

(六)身体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

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支撑和悬垂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要求]

按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练习。

航空体育

(一)理论部分

[教学内容要点]介绍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组织与实施和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野外运动的计划、准备、组织与实施和方法。

(二)飞行耐力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长跑

[教学要求]提高奔跑的能力。

(三)抗负荷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单杠、滚动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组合练习动作技术。

(四)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固滚

[教学要求]

1.提高固滚起、制动动作技术,②提高加速技术。

(五)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排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网球

[教学要求]

1.掌握擒敌拳动作技术及攻防含义。

2.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了解排球的特点、竟赛方法和主要规则。

3.介绍学习羽毛球基本技术。

4.介绍学习乒乓球基本技术。

5.介绍学习网球基本技术。

(六)身体素质类

[教学内容要点]

速度、力量、耐力、弹跳、支撑和悬垂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教学要求]

按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练习。


四、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

1.考试内容及百分比

学期

内容

航空体育Ⅰ

航空体育Ⅱ

航空体育Ⅲ

航空体育Ⅳ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长跑

3000米

20%

5000米

20%

5000米

20%

3000米

20%

固滚

30%



20%

20%

旋梯



20%

20%

20%

活滚



30%

10%



引体向上

20%





10%

学习态度

30%

30%

30%

30%

2.成绩评定

1)引体向上

分值

100

90

80

70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个数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3000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100

11.15

91

11.41

82

12.7

73

12.33

64

13

55

13.28

46

13.58

99

11.17

90

11.45

81

12.11

72

12.37

63

13.3

54

13.31

45

14

98

11.19

89

11.47

80

12.15

71

12.41

62

13.7

53

13.35

44

14.3

97

11.21

88

11.49

79

12.17

70

12.45

61

13.11

52

13.40

43

14.7

96

11.24

87

11.51

78

12.19

69

12.47

60

13.15

51

13.45

42

14.10

95

11.27

86

11.54

77

12.21

68

12.49

59

13.17

50

13.50

41

14.15

94

11.30

85

11.57

76

12.24

67

12.51

58

13.19

49

13.52

40

14.20

93

11.33

84

12

75

12.27

66

12.54

57

13.21

48

13.54

35

14.40

92

11.37

83

12.3

74

12.30

65

12.57

56

13.24

47

13.56

30

15

35000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分值

时间

100

20.15

84

21.23

68

22.55

52

23.51

36

24.39

20

25.27

99

20.17

83

21.29

67

22.59

51

23.54

35

24.42

19

25.30

98

20.19

82

21.35

66

23.3

50

23.57

34

24.45

18

25.33

97

20.21

81

21.41

65

23.7

49

24

33

24.48

17

25.36

96

20.23

80

21.47

64

23.11

48

24.3

32

24.51

16

25.39

95

20.27

79

21.53

63

23.15

47

24.6

31

24.54

15

25.42

94

20.31

78

21.59

62

23.19

46

24.9

30

24.57

14

25.45

93

20.35

77

22.5

61

23.23

45

24.12

29

25

13

25.48

92

20.39

76

22.11

60

23.27

44

24.15

28

25.3

12

25.51

91

20.43

75

22.17

59

23.30

43

24.18

27

25.6

11

25.54

90

20.47

74

22.23

58

23.33

42

24.21

26

25.9

10

25.57

89

20.53

73

22.29

57

23.36

41

24.24

25

25.12



88

20.59

72

22.35

56

23.39

40

24.27

24

25.15



87

21.5

71

22.41

55

23.42

39

24.30

23

25.18



86

21.11

70

22.47

54

23.45

38

24.33

22

25.21



85

21.17

69

22.51

53

23.48

37

24.36

21

25.24



4)固滚

分值

个数

分值

个数

分值

个数

分值

个数

分值

个数

分值

个数

100

52

86

45

72

38

58

31

44

24

30

17

98

51

84

44

70

37

56

30

42

23

28

16

96

50

82

43

68

36

54

29

40

22

26

15

94

49

80

42

66

35

52

28

38

21

24

14

92

48

78

41

64

34

50

27

36

20

22

13

90

47

76

40

62

33

48

26

34

19

20

12

88

46

74

39

60

32

46

25

32

18

18

11

备注:个数为左右转动个数之和,每个方向最多计26个,最低不能低于11个,低于11个则不能相加。


5)旋梯

分值

50

47

44

41

38

35

32

30

28

25

22

19

备注:分值为单面转动的成绩,总成绩为两面分值之和,最低不能低于10个,低于10个则不能相加。

6)活滚

①考试分值及要求

分值

完成练习要求

9--10

动作优美、准确,全套练习节奏感好,无任何动作失误或明显失误。

8--8.9

动作优美、准确,全套练习节奏感好,无明显失误,但个别动作掌握欠缺。

7--7.9

能顺利完成全套练习,动作较准确,但节奏感差,具有细小动作失误。

6--6.9

全套动作掌握不熟练,且有明显失误,经重做能完成。

6分以下

全套动作明显掌握不熟练,具有明显动作失误,经重做不能完成。

②考试内容的动作分值

a、侧滚、踏环侧滚

要求左右各滚三圈,如左右各滚三圈以上或以下,最高分只能评至5.9分。

b、穿杠滚

要求滚动三圈,如完成三圈以上或以下,最高分只能评至5.9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航空体育理论与实践》【M】.向渝,李威生,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林志超,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参考教材

(1)《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慕课版)【M】.第一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2)《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第一版.航空工业出版社.2021年7月.

撰写人:徐翠丽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

《散打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Sanda Skill Training

课程编号:散打技能训练Ⅰ(2313210118)散打技能训练Ⅱ(2313210119)

散打技能训练Ⅲ(2313210120)散打技能训练Ⅳ(2313210121)

学分:7.5分

学时:144(其中:理论学时:8实践学时:136)

课程: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科)

开课部门:飞行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1.课程简介

散打是武术动作在实战中的灵活运用,是两人依照一定的规则,以一定的武术技击动作为运动素材,进行徒手对搏的一项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格斗式、散打基本步法、拳法、腿法和摔法、防守技术、实战技术及竞赛规则简介等。系统地传授散打的基本理论和散打的技术方法,通过散打的练习,可训练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活、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韧、顽强、自信、果断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具有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2.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达到强身健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重点]

1.散打拳法、腿法和摔法技术,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掌握散打的运行规律,领悟其技击原理,并能合理运用于实战。

3.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动作质量。

[难点]

1.散打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习。

2.对散打基本动作的合理运用程度。

(一)理论部分

专项理论

散打运动概述、散打运动的特点;散打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散打技术分析及其战术原则;散打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健身作用及实用价值等。

(二)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基本姿势:格斗式

(2)基本步法:前进步、后退步、撤步等

(3)基本拳法:直拳、摆拳、勾拳等

(4)基本腿法:蹬腿、踹腿、鞭腿等

(5)基本摔法:接腿摔、贴身摔等

(6)拳法组合:左摆右直等

(7)腿法组合:左踹右鞭等

(8)拳腿组合:直拳蹬腿等

(9)防守技术:格挡、下潜、躲闪等

2.基本战术

(1)直攻战术

(2)强攻战术

(3)佯攻战术

(4)多点战术

(5)防守反击战术等

3.身体素质

(1)耐力:1000米跑、跳绳等

(2)力量: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引体向上等

(3)速度:加速跑、起跑、折返跑等

(4)柔韧:压腿、压肩等

(5)灵敏:摸肩、踩脚等

(6)击打与抗击打:打靶等

[重点]

1.散打拳法、腿法和摔法技术,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掌握散打的运行规律,领悟其技击原理,并能合理运用于实战。

3.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动作质量。

[难点]

1.散打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习。

2.对散打基本动作的合理运用程度。

3.实战过程中对技战术的灵活运用。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的散打姿势及步法移动技术;散打拳法、腿法、摔法技术,掌握拳法、腿法、摔法技术动作组合;了解散打中的基本战术,能够把所学到的技战术用于散打实战中。

三、学时分配

1课程学时分配表

学期

教学内容

学时

百分比

合计

备注

学时

1

基础理论

2

5.26%

38


专项技术及专项身体素质

32

84.21%

考试

4

10.53%

2

散打理论

2

5.26%

38


专项技术及专项身体素质

32

84.21%

考试

4

10.53%

3

散打裁判法

2

5.26%

38


专项技术及专项身体素质

32

84.21%

考试

4

10.53%

4

专项理论知识

2

5.26%

38


专项技术及专项身体素质

32

84.21%

考试

4

10.53%

四、考核内容、评分方法计分标准

(一)考核模式

考核模式采用百分制。

(二)成绩评定办法

1.采用结构式考评,考评由平时成绩(占30%)、身体素质(占30%)、技术考评(占40%见各学期详细考试内容)三项组成。

2.技、战术考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

3.散打技能训练Ⅰ、散打技能训练Ⅲ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1000米(评分标准见下表)

散打技能训练Ⅱ、散打技能训练Ⅳ身体素质考核内容为引体向上。(BMI指数达到28的学生可以考试平板支撑,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身体素质评分标准

分值

项目

30

29

27

25

24

21

18

15

12

9

6

3

1000米(男)

3'17

3'22

3'27

3'34

3'42

4'0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800米(女)

3'18

3'24

3'30

3'37

3'44

4'0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注: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适合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BMI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4.学生成绩累计60分便为及格,要求技术考试必须达到24分,同时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5.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考核。若旷课累计达到学期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不能超过2次,17次/学期)或缺课超过三分之一(不能超过5次,17次/学期)者,则取消参加该科期末考试的资格(评分标准见评分下表)。


2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0-24分

学习态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大

23-16分

学习态度较积极主动,技术技能进步不够明显

15-9分

纪律较松散,但能参与学习和锻炼

8-2分

纪律松散,惰性较强,有迟到、早退或无故不来上课的现象

6.未尽事宜以安阳工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结合体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准。

3散打技能训练、散打技能训练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动作熟练、方法正确、姿势优美、快速有力,攻防意识很明显

30—34分

动作熟练、方法正确、快速有力。进攻与防守意识较好

24—28分

动作较熟练、动作方法基本正确、速度力量一般,进攻与防守意识一般

24分以下

力量小、速度慢、动作方法不正确、没有攻防意识



4散打技能训练、散打技能训练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36—40分

正确规范的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强

30—34分

较规范的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较强

24—28分

基本完成拳法、腿法、摔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有攻防意识

24分以下

不能完成规定的拳法、腿法、摔法。动作规格较差、没有攻防意识

五、推荐教材和参考教材

(一)推荐教材

1.《散打》(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二)参考教材

1.《散打运动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

2.《散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2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场地、器材等实际编写而成。

2.教师应努力钻研大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3.在保持教学大纲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对教学进度做必要的调整,但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30%(以学时计算)。

4.理论部分可随堂讲授,也可集中进行学习,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

5.在教学形式上应突出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撰写人:杨振华审定人:郑丽霜

批准人:陈庆伟执行时间:2023年9月